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所謂的「分工合作」


我是一個非常貪心的老師!

在指導「分工合作」時,希望孩子們不是在老師的分配及命令下,各自做各自份內的事而以,... ...而是進一步,在完成自己被分配到的工作之後,能關心周遭的其他人,主動的、自發性的去協助需要幫忙的夥伴。

校園內的環境,隨著季節變化孩子們要整理的落葉量、雜草跟著不同。剛開始分配好工作,規定好組別,我說:「先完成自己的工作,接著,幫幫同組的人,07:55收拾好落葉雜草,各組自行決定誰收掃具、誰倒落葉,但,要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幾經磨合、協調、溝通,孩子們懂得什麼叫「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

接下來的日子裡,有些組別動作快,來問老師,接下來要做什麼?我說:「請組長決定!」兩三次下來,有一組組長帶著組員去幫當天落葉量最多的區域做最後整理的善後工作,老師驚喜,大加讚賞,一連說了好多天,從組長到組員,一個個讚美,熱心、守規、判斷力... ...,然後,那讚美像漣漪,漸漸的影響全班,我的心願就達成了。看著孩子們,自動自發、互相幫忙,老師真的很感動,這才是真正的分工合作呀!!















------------------------------------------------------------------------------------------------------

『同理心』是一種感同身受的能力,有了它,我們才能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能夠了解,也才有「愛」和「分享」的基礎和能量。

而它,不會隨著時間自動長大,也不可能有一天自己就長成大樹,它是一點一滴在生活中孕育出來的。」

分享自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tw

沒有留言: